• 首页
  • 新闻
  • 娱乐
  • 华人
  • it
  • 深圳
  • 财经
  • 军事
  • 法制
  • 公益
  • 食品
  • 房产
  • 曝光台
位置:深圳侦探社 > 公益 >

2015年度公益关键词盘点

时间:2016-03-22 11:00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有人说,2015年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来说是多事之秋,希望与哀伤、发展与阵痛交织在一起;也有人说,2015年是构建慈善产业生态系统的滥觞之年,新的秩序,新的希望已经初露端倪。但是无论如何,2015年都将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华公益选取了公益慈善领域十个关键词,带你一起来盘点过去的2015年。

   1、尼泊尔地震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引发世界关注,壹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德基金会等公益机构迅速反应,第一时间组织救援队奔赴尼泊尔开展救援工作,

  有评论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民间反应最快、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救援行动。”在经过雅安、鲁甸等多次灾害救援的锻炼之后,这次地震救援,中国的民间救援力量向着规范化和专业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2、公益学院

   4月26日,由民政部和清华大学联合发起的研究机构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成立,清华大学教授王名出任首任院长。11月12日,由深圳市亚太国际公益教育基金会主办的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成立,王振耀受聘为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定位是“打造国家级的公益慈善研究智库”,以此增强咨政建言能力和国际话语权。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则“填补了我国目前尚无独立公益慈善教学专门学院的空白,为我国培养慈善管理人才、构建公益慈善知识体系的发展写下里程碑一页”。

  无论是打造公益智库,还是培养公益人才,这两家机构的成立对于建立健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研究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都是一个利好消息。

   3、大额捐赠

   4月28日,2015中国慈善榜在京发布,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以124亿元的捐赠位列中国慈善家榜首,荣获新一届“中国首善”称号。而据“胡润2015年华人慈善报告”的数据,共有46位华人大慈善家历年捐赠超5亿。

  与此同时,一条“八成大额个人捐赠流向境外”的消息引发公众热议。有分析称,境外慈善机构在捐赠税收方面的政策,可能是中国的大额捐赠人向海外捐赠的主要原因。

   11月17日,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第四届中国公益论坛”上说,依照目前的体制,如果马云要捐赠100多亿元,就得先拿出二三十亿用来交税。

   看来,想要化解这一难题,还有待慈善法的出台,以法律形式建立相关的税收配套制度。

   4、运动公益

   2015年,运动公益方兴未艾。

   “运动+公益”,对国内公众来说还是一个很新鲜的概念,它是运动筹款活动的一种。目前,运动类筹款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徒步、跑步、骑行、马拉松以及越野等,由此也演化出了高跟鞋慈善跑步、圣诞老人公益跑、内衣慈善跑等新鲜有趣的形式。

  香港乐施会的乐施毅行者无疑是中国运动筹款的先驱,这种募款形式进入内地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挑战8小时”、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善行者”、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的“一个鸡蛋的暴走”、阿拉善SEE的“穿越贺兰山”等一大批运动公益项目先后启动,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虽然运动公益如火如荼,但是与国外相比,在公众参与度与组织形式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5、环境公益诉讼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其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环境公益诉讼的大门就此打开。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5年年初公布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详细规定了社会组织作为原告的资格,对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地域范围不作限制。

  但是,新《环境保护法》和司法解释实施一年来,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只有数十起,远远未能达到环境法学界期待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井喷”状况。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阻力广、成本高、难度大,我国环保社会组织自身存在天然和后天不足等问题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

   6、留守儿童

   6月9号晚,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喝下农药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四名儿童是四兄妹,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

   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关注,并再次掀起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讨论。

   2015年6月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数据显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即使在春节也无法团聚。有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电话也接不到一次,一年电话联系一到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通话一次的有1519万。

  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学校还有地方政府来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和防范,改善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7、互联网公益日

  2015年9月7日至9日,数百家公益组织、知名企业、明星名人、创意传播机构共同发起首个中国互联网公益日。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期间,腾讯公司以“1:1配捐”的方式,共计配捐9999万人民币,带动了各公益组织的劝募激情,一时间纷纷推出众多公益项目进行募捐。据官方统计,自9月7日0时至9月9日24时,通过腾讯公益平台,“9·9公益日”共收获爱心网友捐款1.279亿元,共有205万人次参与捐款,捐款金额、参与人数均创下国内互联网的募捐记录。

  在一片欢欣鼓舞声中,也夹杂了一些反对的声音。反对者则认为,公益组织扎堆进行大范围、高密度、集中式的募捐,是在过度消耗着公众的善心,换取短期资金。而且,很多公益组织发起的公益项目根本不再其所专注的领域,显得不伦不类,是急功近利表现。

  但无论如何,“9·9公益日”的确让众多的公益组织深度拥抱了互联网这一领域,让“互联网+公益”更深入人心。

   8、慈善法

  2015年10月30日,全国人大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经历了10年酝酿、2年起草后,终于公布。

  从多方观点来看,对于慈善法草案的“吐槽”、争议之声亦不在少数,诸如定位不清晰、慈善与公益混为一谈、缺失对宗教慈善组织、中国慈善组织走出去以及境外慈善组织在华活动的具体规定等等。但是,舆论的基调还是以“点赞”为主,认为目前草案在各种力量的博弈之后,已经相当程度上回应了慈善领域的一些具体问题,应当“保护”;在一些可能导致无限期等待的分歧无法达成共识之前,不妨暂时搁置,并在对一些具体条文提出修改意见的基础上,尽快推动慈善法正式出台。

  慈善法明年能否出台?出台后,它能否带动相关配套法律的制定或修改,成为一部“活法”?各种热议过后,更多的是期待。

   9、个人募捐

  浙江温州一少年在微信上发起募捐,声称为一财政困难的学校购买教学设备,结果却将募得的2.62万元善款用来为自己购买电子产品;“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后,有网民通过新浪微博发布了一条虚假微博受冒充受害者身份骗取捐款,共获得了3739名新浪微博网友共计3856笔“打赏”,总金额为96576.44元人民币;12月,“利辛女子为救小女孩而被两条猎犬咬成重伤”,引得爱心公众捐款超过80万,没想到几天后,当事人的男友即承认并非“见义勇为”,而是出于无奈才骗捐解困。

  个人网络募捐引起的争议与骗局,仅在2015年就多次上演。一件件网络募捐造假事件,给“爆棚”的公众善心“泼了盆冷水”,以至于网友直呼,“网上还有多少个动人故事可以让人相信?”

  慈善法草案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公开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对于这一规定,很多专家认为,简单地禁止无资质的个人募捐,会无形中直接剥夺处于弱势的受助人权利。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既保障弱势群体的求助权力,又正确引导公众爱心,规范募捐行为,是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问题,不是仅仅一部法律就能彻底解决的。

   10、专项基金

   2015年9月,“星光专项基金存拖欠费用等7大问题”被媒体曝光。涉事的“星光专项基金”最初以救助脑瘫儿童之名成立,共募集了142万元现金及价值67万元的物资。

   “星光专项基金”成立以来,运行成本近86万元,超过募集善款的一半,而相关协议规定管理经费不得超过10%。对这些问题,“星光专项基金”原负责人均拒绝详细回应。

  信息不公开透明专项基金基金不止新光专项基金一家。据中国公益研究院研究部对244个专项基金进行的监测,结果显示,只有18%的专项基金通过各种渠道公开了相关信息。

  公益专项基金账目不透明被民政部“点名”批评。相关负责人直指近年来,有个别基金会过于追求专项基金数量的增长和筹款规模的扩大,没有理顺自身与专项基金的关系,忽视了事中事后监管,在专项基金管理方面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有个别专项基金借公益之名为个人或企业牟取私利。

  为此,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工作的通知》,突出强调了基金会在专项基金管理方面应当承担主体职责。(郭士玉 姜程整理)

  • 上一篇:厦门国际银行携手凤凰网开启大型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行动
  • 下一篇:小小人工耳蜗写入山东政府工作报告
  • 2016-03-22·乡村教师记录留守儿童的喜怒哀
  • 2016-03-22·厦门国际银行携手凤凰网开启大
  • 2016-03-22·恒大为贵州贫困户发1160万过节
  • 2016-03-22·空壳乡村载不动留守儿童
  • ©
    北京私家侦探13260006666 北京私家侦探13260006666 天津私家侦探13260006666 上海私家侦探13260006666 济南私家侦探13260006666 杭州私家侦探13260006666 广州私家侦探13260006666 深圳私家侦探13260006666 成都私家侦探13260006666 重庆私家侦探13260006666 西安私家侦探13260006666 西安私家侦探13260006666 厦门私家侦探13260006666 南京私家侦探13260006666 北京私家侦探 北京私家侦探
    友情链接
      深圳侦探 全国性的报纸登报 北京晚报 深圳私家侦探 北京私家侦探 深圳家具回收 北京日报 北京晨报 中华工商时报 新闻网址大全 深圳商报社 中侦在线 工人日报 深圳搬家公司 保镖啦 深圳丝足 百度新闻